烫印技术上的5大创新

时间:2014-11-27 09:58:45来源:科印网

  【印联传媒网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产品包装能够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通常会在同一款产品包装上同时应用3~4种烫印工艺。一些企业通过自行研发,在进口印刷设备上加装了连线烫印装置,实现连线烫印生产。
 

 

  卷筒纸烫印技术

  卷筒纸印刷方式由于不需要单张纸印刷方式所必需的叼口位置,因此可节约3%左右的承印材料用量,而承印材料成本占包装印刷总成本的绝大部分,所以3%的节约对于包装印刷企业来讲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对于生产批量较大的高档产品包装(如烟、酒、化妆品等的包装)来说具有更大的意义。而这些高档产品包装若想达到精美的展示效果,通常都会采用烫印工艺,而且要想真正实现卷对卷印刷方式,首要工作就是解决卷筒纸烫印技术。

  多工位烫印技术

  为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产品包装能够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通常会在同一款产品包装上同时应用3~4种烫印工艺,如普通的金、银烫印工艺加全息烫印工艺再加立体烫印工艺,有时还会加上更能体现出精美效果的彩色纹路烫印工艺。为此,多工位烫印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多工位烫印技术主要分为两工位、三工位和四工位3种形式,采用多工位烫金机只需一道工序就能完成原先单工位烫金机的多次烫印工序,即完成相同的烫印任务,原先需要3~4台设备,现在只要1台设备就可完成,这样既降低了能耗又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帮助包装印刷企业实现双赢。

  连线烫印生产技术

  笔者注意到,一些包装印刷企业根据所生产的包装印刷品的特点,通过自行研发,在进口印刷设备上加装了连线烫印装置,实现了连线烫印生产。这种连线生产技术能够同时完成印刷工序和烫印工序,不但降低了能耗,而且生产效率也会大幅提高。但这种连线生产技术并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其比较适用于印刷工艺加普通平烫工艺的生产模式。

  在线烫印品检技术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烫印技术,都是基于在线烫印品检技术成功研发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传统单张纸烫印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其品检过程比较简易,操作者可以随时抽样检查产品质量,而卷筒纸烫印生产方式无法实现随时抽样检查,因为其特点是,产品在完成烫印工序之后就要立即复卷,在此过程中就无法做到随时抽样检查。

  要实现卷筒纸烫印生产方式,首先需要实现其在线烫印品检技术。卷对卷印刷工艺在国内外都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品检技术,最初的卷筒纸烫印生产采用的就是这种品检技术,但是这种技术只适用于普通金、银烫印工艺的质量检测,随着全息定位烫印工艺和镭射烫印工艺在包装印刷中的广泛使用,用于卷对卷印刷工艺的品检技术无法满足复杂的烫印工艺品检要求,因为全息定位烫印标和镭射烫印标上位置变化的七彩反射光,难以让每个烫印标都做到图像色相的统一,从而影响品检工作的正常进行。

  随着多角度镭射光源拍照技术的发展,复杂烫印工艺的品检难题迎刃而解,即在全息定位烫印工艺、镭射烫印工艺、立体烫印工艺的过程中采用一个镭射光源进行正面垂直拍摄,另一些机位打出镭射光源进行斜角拍摄,这样可最大范围地避开七彩反射光。最后,通过数码技术将多角度镭射光源拍摄的图像合在一起,即完成全息定位烫印工艺、镭射烫印工艺、立体烫印工艺的在线品检图像采集和对照。图1是一款烟包在采用多种烫印工艺的生产条件下,在线品检系统使用普通光源(左)拍摄与多角度镭射光源(右)拍摄效果的对比图。
 

  图1
 

  我国个别图像识别技术开发商在这项技术的研发上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国外先进水平,这项技术也非常值得行业人士肯定和推广。

  电化铝印刷再烫印技术

  几年前,包装印刷行业中出现了一种先烫后印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白卡纸包装上,即先在以白卡纸为承印物的包装上烫印前期已设计好的图文,再在烫印的图文上套印彩色图案,这一生产工艺可使包装上彩色图案的金属质感更加强烈,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目前已有许多产品包装都应用了先烫后印的技术。但是,这种技术需要在普通印刷机上至少进行两次走纸才能完成,由于印刷机是包装印刷生产中能源消耗最高的一种设备,多次印刷必然会带来较高的能源消耗,不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

  对此,已有烟包印刷企业和电化铝生产商合作开发出了电化铝印刷再烫印技术,其原理是:先将烫印后需要印刷的图案直接制作在电化铝(图2)上,再通过烫印的方式将电化铝转移到包装上,从而省去了烫印后再印刷的过程,节约了能耗。

 

  图2
 

  电化铝印刷再烫印技术目前仍处于研发的初期阶段,尚未得到批量应用,但其凭借节能降耗的优点,必定会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