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成为制约“一本起印”普及的关键

时间:2014-12-19 15:59:39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网讯】日前,在2014年中国国际全印展上,国内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读库》与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联手尝试“一本起印、按需印刷”模式。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一本起印”相较传统出版印刷模式有诸多优势,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每本图书出版销售均需要书号,若普遍制作个性化图书,则会引起书号的混乱的现象,并不适宜大规模推广。
 

 

  个性化出版立等可取

  此次读者收到的图书与以往有些不同,并不是简单地将同一内容不断重复印刷在各本书上,而是在书的扉页印上每位读者选好的图片,以及这位读者的姓名,打造“个人专属版”图书。

  为了实现这种定制式图书,此次《读库》为读者制作的图书是由数码印刷技术制作的,只要有图书的电子版,就能通过一个18米长的设备,在其中一头放入卷筒纸,另一头则会出来原本所设计的图书,实现一本起印、个性化、立等可取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在活动现场,100多位领到“个人专属版”图书的读者非常高兴,既想多看看书里的内容,但是又怕频繁地翻阅会损害到图书,只好一页一页小心翼翼地翻阅。

  其中一位读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一本书,虽然图书的主体内容与其他图书并没有差别,但是由于上面印有我自己的照片和一些个人信息,让我觉得这本书就是为自己量身制作的,是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书”。

  现阶段暂无盈利模式

  早在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业总值就已超越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总值,正是由于受到电子书的冲击,近年来纸质书销量有所下降,市场表现一直较为冷淡。而此次实现“一本起印”的个性化图书或许能成为吸引读者关注,从而转变纸质书现状的突破口。

  对此,《读库》主编张立宪表示,“传统出版业最大的问题是库存,我不是行业的观察者和决策者,但是我想每个从业人员都有切肤之痛,就是仓库里面的库存如何消化,我们对一本书印刷量的判断往往也会失误,并导致最后的库存量大,而此次的印刷模式能更好地让一本书的制作和读者的需求相匹配”。

  据了解,此次合作制作的“个人专属版”图书仅限于回馈订阅《读库》的读者,并非进行实际售卖,根据规划,未来《读库》还将与佳能合作,准备制作6666本个性化《读库》。“我们先期通过这100本,可以把那6666本制作得更完美。”张立宪表示。

  书号是能否推广的关键

  据公开资料显示,相较于传统印刷模式,“一本起印、按需印刷”的数字印刷模式效率更高,并实现个性化印刷,以《读库》为例,每小时能生产200-300册,相当于立等可取;从成本上看,该模式在生产2000本以下批量的图书时更具优势,而传统印刷模式则在生产3000本以上的图书时成本相对较低。尽管这两种印刷模式都各具优势,但有一点则会制约“一本起印”的个性化印刷,即书号。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每本出版的图书都需要有书号才能进行销售,这是为了使每本书都能接受审核,保证其内容不存在暴力、邪教等不适合传播的内容。”资深出版人张金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这种‘一本起印’个性化印刷的图书都是作为出版社的增值服务来回馈读者,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读者。但假若每本个性化图书都到市场上去销售,那么就会引起书号的混乱,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书号就是图书的身份证,用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来源、内容。如果图书没有书号,那既不能及时对图书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管,同时也不利于读者搜索不同图书的信息,造成市场混乱。尽管现在“一本起印”的个性化图书受到书号的制约,但在将来或许能形成一套更加灵活的书号模式或系统,使该类图书能在市场上自由的流通。

 

本文编辑/印联小黑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