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制宜:个性化图书定制服务新鲜上市

时间:2012-06-29 14:59:36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网导读】伴随着数字印刷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的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完善。在上海,最新推出的一种新型的按需印刷服务的营销模式,因为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按需定制服务的产生,促使电商往C2B的商业模式发展。
 

 

  如果有一本书让人觉得前半部挺好,后半部完全是狗尾续貂,合起来拿在手里是个累赘,那现在读者就可以接受一种名为“按需印刷”的服务。记者获悉,“按需印刷”正在上海悄然兴起,此服务不仅可为读者印制完整的一本书,还可以印制书中的部分章节,甚至支持添加个性化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些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印制出来的图书,全部是有书号的正版图书。

  按需印刷:个性化图书出炉

  刚重新开业的北京西路新华书店静安店是上海提供“按需印刷”的几个门点之一。本报记者昨天独家探访设在静安店内的新华e店时,一位读者张先生正在询问印制一本学术书的费用问题。

  张先生问的学术书出版于2006年,现在早已绝版,只能在二手书网站上看到,但叫价比定价高了几倍。恰巧新华e店买到了这部书的版权,如果要为张先生单独按照原书一模一样地印制一本正版图书,大约只要比原书定价贵一倍。而且从印制到发货,只要48小时。张先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自进入现代出版时代,图书从来都是由出版社印好,放在书架上等待买家。近年数字出版兴起后,图书的数字版本也可以拿来销售,读者在家即可付费下载阅读,远比到书店购买要自由。但现在“按需印刷”,显然将这种自由推到了极致。

  “按需印刷”项目的负责人能建军昨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按需印刷”将对出版界产生重大影响。这使得图书将不再是一个面目,而是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印制。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个性书”仍然是有书号、有定价的正规出版物。“比如一个男孩子要送一本《简·爱》给恋人,他完全可以在扉页中印上两人的合影,这本书就是独一无二的了。”

  尝试突破:“换个活法”引人气

  记者了解到,“按需印刷”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图书,既然要做的是正规出版物,首先就得获得出版社的授权。能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新华e店和上海方正组成的团队正在和一些出版社展开谈判,一旦获得授权,出版社将可以从最后做成的个性化图书中获得分成。目前,他们已经获得了几百部图书的授权。

  按照现在的成本计算,能先生透露,由于是个性化服务,“按需印刷”的成本会相对增加,一般而言,如果是按原样印制,新书定价将比原书增加一倍,而如果只是对封面和扉页进行改动,那定价将比原书提高50%。

  但是记者注意到,如果算上给出版社的分成,已经高昂的设计和印制成本,新华e店从一本“个性书”所获得的收益比例,不见得比卖一本普通图书要高。可这项服务吸引人气的功效自然是显著的。所以在目前的境况下,“按需印刷”与其说是为了更多收益,还不如说是书店在困境中尝试突破,“换个活法”的一种表现。

  据记者了解,如今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和新华书店静安店,提供“按需印刷”服务的新华e店都成了书店客流的重要来源。

  可不可行:出版社依然有顾虑

  虽然在能先生看来,出版社从“个性书”中获得高额分成,并不存在什么风险,“按需印刷”可以让出版社和印制方获得双赢,但是仍有出版社对此提出疑虑。比如有出版社担忧,书既然完全可以体现个性化,那么将来“礼品书”市场将来就有可能被“按需印刷”制作方占领。

  按照目前的情形,“礼品书”的售价可能高达成本的2到3倍,这对一些出版社而言是很高的收益。“如果我们授权‘按需印刷’,所获的分成肯定达不到这个数,我们也就吃亏了。”

  退一步而言,即便是普通书的授权,出版社在“按需印刷”中所获分成,也未必比他们给书店的供货折扣要高,所以有一些出版社难免会产生疑虑。有报道称,按需印刷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较快,美国2008年按需印刷的图书品种已超过传统印刷的图书品种。

  但在中国,按需印刷的图书品种显然还很少。这与西方国家鲜有“礼品书”的概念有关,而他们先进的印刷技术也让“按需印刷”的成本处于一个相对低廉的位置,这也就确保了出版社在传统出版和“按需印刷”能获得差不多的收益。

  而在中国,由于“按需印刷”刚刚起步,各方面成本都比较高,这也就造成了出版社顾虑增加,而因为读者嫌贵,批量的“按需印刷”还不多见。“按需印刷”在中国还有很多路还走。

 

 

 

印联传媒转载自慧聪印刷网

相关阅读:第187期印联培训分享专题

                    快印 广告 印刷中小型企业战略发展暨精细化管理巡回研讨会

                    2012中国快印行业高峰论坛暨第二届TOP100品牌评选活动

              数据统计2011中国印刷设备器材进口额超20亿美元

              2012年前5个月国内打印机产量逾2500万

              我国各地方开始兴起绿色印刷质检机构建设热潮

             解析2012年中国小微型企业生存之道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