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联传媒网讯】作为2016年首个交易日同时也是A股熔断机制实施首日,1月4日开盘后,沪深两市迅速下挫,至午盘13:12,沪深300指数跌破5%,触发第一档熔断阈值,暂停交易15分钟;13:27交易恢复后,指数继续下跌,仅6分钟后沪深300暴跌至7%,触发二次熔断,并于13:33暂停交易至收市。
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跌6.86%报收3296.26点,创业板指跌8.21%报收2491.24点,两市逾1400只股票跌停,再现“千股跌停”大观。
在沪深行业板块中的印刷板块中,7支股票中有5支股票跌停,跌停的股票为盛通股份、东港股份、陕西金叶、东风股份、鸿博股份,而仅有的2支股票未跌停的股票,劲嘉股份和界龙实业,也分别下跌0.07%和3.23%。
这其中,东港股份于11:28即已经跌停,鸿博股份13:11跌停,陕西金叶13:28跌停,盛通股份13:31跌停,东风股份13:33跌停。这意味着,在第二档,甚至第一档熔断阈值触发前,这5支股票就已经实现跌停,而熔断机制本身阻碍了这5支股票再次上涨的可能。
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档熔断阈值触发前,劲嘉股份和界龙实业正呈现上扬趋势,熔断机制的生效相反却抑制住了这两支股票的反弹。
如果我们把目标从印刷板块放大到造纸板块。在所有造纸板块的29支股票中,跌停的股票占了大半部分,总共跌幅超过8.93%,用惨淡来形容也最恰当不过了。
事后,熔断机制得到了不少股民的嘲讽和调侃,很多人将此次下跌归咎于熔断机制的本身。但市场理性声音认为,两者关联不大,只不过是各种因素赶在一起造成了恐慌,所以接下来不太可能出现连续的大幅下跌。
事实上,在本身已经存在涨停和跌停机制的中国股市,学习没有涨停和跌停机制的美国股市而引入熔断机制,究竟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但是“新年第一跌”确实给股民的信心伤害不小,还有接下来即将开启的注册制改革,在宏观经济依然不甚乐观的2016年,究竟对股市影响几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截止于1月5日11:30分,沪深300指数微涨0.84%,印刷板块中的7支股票中5支下跌,2支上涨。其中,盛通股份、东港股份、陕西金叶、东风股份、鸿博股份分别下跌5.54%、6.04%、4.86%、2.48%、2.65%;劲嘉股份、界龙实业分别上涨7.49%、8.28%。造纸板块的29支股票中,6支停牌,10支上涨,13支下跌。下午开盘后,能否继续触发熔断机制,仍存在不确定性。
印联责编:星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