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签追溯食品安全问题!

时间:2016-04-01 11:02:05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网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公众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也是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的民生工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市场信用缺失,消费者无法辨别哪些是对人体无害的健康食品,而且,由于生产经营者分散经营,且产品标识管理不规范,也难对其追究责任。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必须加强源头监管,明确责任主体。推行食品溯源体系可以有效地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国际公认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先后出台多项鼓励政策,支持信息追溯的发展。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则将信息追溯提上了新的高度,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实施信息追溯的三个关键要素分别为商品赋码、软件系统与执行力,其中商品赋码是指为每个商品分配唯一身份码,即追溯标识(追溯标识是商品信息追溯唯一识别码的载体),其表现形式就是追溯标签。因此,追溯标签是实施食品信息追溯的必备条件之一。

  食品信息追溯标签的分类及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信息追溯的推广应用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备受消费者关注的婴幼儿乳粉、白酒、肉类等行业以及高端农产品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广泛应用信息追溯技术;在酒、水、饮料、茶叶等行业,预包装食品的信息追溯标签已随处可见,帮助消费者“验明真身”。

  羊肉全程追溯体系(锡林郭勒)

  常见的信息追溯标识包括射频识别(RFID、IC卡)标签、条码(一维码、二维码)、数字码等,赋码方式一般为前置赋码(如贴标)和在线赋码(如喷码)。

  射频识别标签目前主要应用在肉、菜、酒的追溯中,常见的形式有IC卡、瓶盖内置RFID等,其特点为成本相对较高、容量大、读写效率高;一维条形码主要应用于药品,以及各类商品包装箱、托盘等,其特点为成本低、容量小、读取速度快;二维码已广泛应用于酒、饮料、休闲包装食品、生鲜包装食品等领域,其特点是成本较低、容量较大、易识别,是目前主流的追溯标签形式;数字码主要应用在乳制品、瓶装饮料等领域,其特点为成本极低、识别效率低,属于传统的追溯标识,难以适应高效的信息技术需求。

  上海建设一追到底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目前主流的信息追溯标签,又主要分为电子标签和图像标签两类。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RFID),其优点为数据存储量大、读写速度快、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耐用,缺点为成本高、易挤压受损、无法被大众消费者的智能手机识读(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可识读)。电子标签在酒业的信息追溯中曾被高度关注并批量使用,但是其成本高、易损的特点难以适应目前更多的食品信息追溯市场的需求。

  图像标签是指将追溯标识以图像的形式附着到被追溯对象的载体标签。分为独立载体标识和共享载体标识。

  独立载体标识(如标签、吊牌)的特点为使用灵活、成本适度,是目前酒、食品、饮料、包装食品追溯中主流的标识。但是由于食品行业的利润空间小,目前低附加值的食品难以承受独立载体标识的成本。

  共享载体标识是指将追溯标识通过喷码的方式直接喷印在商品包装上,其优点为使用灵活、应用成本非常低,缺点为附着质量相对差、对赋码环境要求高、赋码质量相对较差。本类标识曾在部分生产环境稳定、信息负载量小的酒类商品追溯中应用,但实施效果不理想。

 

印联责编:星星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