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的发展:人为的淘汰和对网媒的盲从?

时间:2014-12-26 10:38:30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网讯】在《少数派报告》中,有一个关于未来报纸的场面,一位乘客阅读着一份拿在手里的“电子报纸”。那份报纸,已经不是纸质材料,而是类似于液晶屏材质,但有着纸媒的样式和报纸的版式。我曾经以为,纸媒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这样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我们身边,纸媒的发展竟然是人为的淘汰和对网媒的盲从。
 


 

  2014年最后一个月的某一天,我很喜欢的一份报纸——《杂文报》,宣布于2015年1月停刊。

  《杂文报》不是第一份离去的报纸,更不会是最后一份离开的纸媒。细细数来,由2014年年初停刊的上海《新闻晚报》起,到前不久宣布休刊的《程序员》杂志,这一年里有太多的纸媒离我们而去了。虽然它们离去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显而易见,在经营者眼中,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他们看来,该走的,就得走了;改变的,就得改变。而这种改变,绝不是办个报纸的网站、弄个电子报那么简单,一个是淘汰,一个是网媒化。

  在浙江,浙报集团早在几年前就收购了边锋、浩方,后来又投资影视。在上海,《新闻晚报》等的隐退,是为了整合资源,避免内部不必要的竞争,说白了,是给后来的澎湃新闻网甚至是界面让路。在湖南,潇湘晨报划归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虽然还没有更明确的下一步行动,但未来肯定不是现在的状况。这样的变化和整合,还在继续中。因为互联网新媒体的流行,在他们看来,已经不允许传统报业集团再以传统的方式去经营传统的内容了。

  有些纸媒,的确该走了,因为他们真的没有存留的必要。但在我看来,有的纸媒却不一定必须要离开。之前乃至现在纸媒的困境,应该是暂时的不适应,而并非无药可救。如果理顺好思维,它们还是有很大生存的空间的。可是很多纸媒的离去却并非是因为没有救治的可能,更多的原因在于内部资源的整合、对未来的判断等“一念之差”。所以,剩下的纸媒,堪称幸存者,如果他们在未来几年还能存在的话。

  而在未来,那些幸存的纸媒该如何在互联网生存呢?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今天很多纸媒想学习的榜样,应该就是澎湃和界面这样的新网站了。他们,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华丽的一转身,就成了新媒体。但这种新媒体,在我看来,无非是把那些原来的记者请到了网站,把他们写的内容发到了网上。此外,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所谓“新”,也就是学到了表面上的“新”。像12月24日的界面首页,左侧滚动页面最显眼的是一个范冰冰的头像。其他的内容,则像是娱乐、生活、社会、时政等各种报纸的杂合体,远不如一些门户清晰。而在界面上,我看到了一则这样的通知:《界面自媒体联盟召集令及精品栏目“与界面共进晚餐”强势推出》。不用看内容,我们也能知道这是在召集自媒体人,成立自媒体联盟。这种做法,我实在是看不出这家媒体与其他门户网站相比有什么自己的特色,至少在目前是这样。

  所以我想,界面化不一定是趋势。生存,还得靠内容。有好的内容,不愁没有读者和用户。诚然,像《杂文报》这样的报纸,它在内容上如何精雕细琢也已经难以和那些网站的专栏以及一些高质量的自媒体匹敌了,无论深度还是尖锐程度。而一些专业领域的新媒体,也让原来在这一领域耕耘的纸媒疲于应付。但是,新闻却不是这样。互联网的新闻需求,太追求及时、高效、轰动,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元素——真实和深度。往往,人们在快速新闻报道的内容中兴奋、愤怒、悲哀了几天后,才发现新闻背后的真实其实是另外一个样子。长此以往,读者会对这样的媒体逐渐丧失信任的。如果纸媒能够容忍自己在新闻时效上的“不及时”和“迟到”,在新闻的真实、深度和思考上下功夫,那肯定能在新闻喧嚣之后的宁静中吸引一大批读者。

  像前几天,一则医生自拍的新闻被炒的火热,报道、评论近乎于一边倒的批评。而在疯狂了几天后,内情逐渐披露,但又有什么用呢?如果纸媒在一开始就保持镇静,进行认真分析调查的话,我猜测情况不会是这样。但是,很多纸媒以及他们的从业者,在新闻理念上却变得比网媒还要网媒,其浮躁程度甚至已经超越很多网媒了。如果是这样一种心态,那这种纸媒的前途就不是太美妙。

  好的内容,真实的新闻,深度的思考,这些不是凭空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耐性和坚守。尽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尽管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仍然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只是一味的向别人学习,没有自己的东西,那未来也不见得怎么样。如果新闻纸媒能够坚守,那坚持到某个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那《少数派报告》中的报纸说不定就会成为现实。未来的纸媒,是“少数派报告”化,还是“界面”化,值得每一个媒体人深思!

 

本文由印联传媒小新编辑整理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