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印百科 > 印后工艺

巧妙调整无线胶订包本机 拓展设备应用空间

时间:2016-04-28 17:32:10来源:互联网

  【印联传媒网讯】无线胶订包本机因可一次完成书刊装订、压痕、上胶、包本等工序,受到印刷企业的青睐。无线胶订包本机发展速度很快,机型更新换代频繁,性能越来越好,包书质量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印刷企业来说,频繁淘汰旧设备、更换新设备并不现实,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以满足工作需要。

  设备调整分析

  我单位有一台无线胶订包本机,已购买10年左右,设备机型设计比较简单,购机时的硬件标准就是可以包双胶纸书刊。但这种设备一遇到铜版纸书刊,就无能为力了。

  无线胶订包本机包书的质量标准,是以成品书背的黏合程度和耐翻力来评判的。起初,我们怀疑是热熔胶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们不惜成本,购买了最好的用于铜版纸的热熔胶进行试验,但是效果并没有大的改观,包出来的铜版纸书刊还是一掰就开。后来我们分析,这种现象是由纸张特性导致的。双胶纸书刊的纸张定量通常为50~70g/m2,纸张挺度小,热熔胶对其附着力强,包后的双胶纸书刊既结实又耐翻、抗掰,而铜版纸书刊就不一样了,其纸张定量以128~200g/m2为主,纸张挺度大,在翻书时书背承受的外张力是双胶纸书刊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加上铜版纸本身光滑,热熔胶对其附着力差,包出来的书一掰就散架是必然结果。

  为了按时交活,又保证产品质量,我们不得不把印好的书页先进行锁线,然后再上胶、包书皮,这样包后的书刊确实结实了,但是锁线环节费工不少,浪费时间。

  随着新型无线胶订包本机的研发,市场上出现了热熔胶包铜版纸书刊不用锁线即可直接包书的胶订包本机。我们将先锁线、再胶订以及不用锁线、直接胶订的胶订包本机(为方便表达,前者下文简称“老设备”,后者下文简称“新设备”)加工出的书背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铣背的深度差不多,但书背横槽打槽深度不一样,老设备打槽浅,几乎看不到打槽痕,而新设备打槽深,几乎是老设备打槽深度的几倍,所以新设备包出来的书刊既结实又耐翻,用手使劲破坏性地去掰,书刊也不会轻易散开。

  我们得出结论:书刊包书的关键在于书背的打槽,对铣背的要求相对不是很高,只要把每袋插配书页铣透,让热熔胶渗透到里面就可以粘住每张书页。新设备书背横槽间距为7毫米,一本A4书刊的书背要打近40个沟槽,热熔胶渗透到打好的沟槽里,为松散的书背在涂上一层底胶的基础上又缠绕了一遍“筋骨”,如锁线拉紧的线绳,扣紧每张书页,不让书刊散开。

  为了探究新老设备打槽深度相差多少,我们用同种书刊在两款设备上对照比较铣背、打槽深度,只看铣背打槽状态,不让书背上热熔胶,结果是新设备铣出来的书背粗糙度和老设备相差不大,但新设备的打槽深度接近2毫米,老设备的打槽深度在0.5毫米左右。为了进一步验证问题是否出在老设备的书背打槽深度上,我们将新设备完成铣背、打槽的铜版纸书刊,拿到老设备上分别用专门包铜版纸书刊的专用胶和包双胶纸的热熔胶,单独过胶进行包本试验,结果包出来的铜版纸书刊很结实,与新设备用同种热熔胶所包铜版纸书刊的效果不相上下。试验结果说明,虽然热熔胶在包书质量上的作用非同小可,但是书背打槽深度不够,同样很难保证包书质量。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