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出版企业痛苦转型

时间:2012-05-16 14:21:03来源:印联传媒

   【印联传媒内容摘要】近年来,国有出版企业集团化的改造和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到位,民营的几大公司逐渐做强,形成规模品牌优势。出版的作者资源和渠道资源已经开始具有集中化、垄断化、规模化的特点。名家、优质作者等稿件资源被各大企业瓜分,大都签订了长期的买断合约。发行渠道的销售重点、采购重点、业务政策支持也已经开始战略性地对大型出版企业倾斜。

 

  在今年传统市场形态急剧恶化的形式下,这种资源集中化、优先化的特点表现更为突出。好的作者要么被大型出版社和公司长期买断签约,要么是天价的稿酬让中小企业力所不逮。发行渠道对于大企业,大社在采购折扣上可以给予较高折扣;产品选择上,几乎可以全品上架,全品销售;门市展示上,可以专区专架陈列;账款结算,也都是优先安排。随之而来的就是为了平衡以上措置所增加的各项成本支出,对于中小企业的更多利益压缩。压低折扣,选则产品中较好品种销售,以及货款结算延后,上架陈列边缘化等等。以上行为对策在市场经济下完全无可厚非,应该说是非常有效的,正确的经营策略。中小企业面对如此环境,无力争取,游戏规则完全被动,逐步丧失话语权。

  在如此激烈、残酷的市场规则下,中小出版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从企业的所有者,到业务的执行者都表现出更多的焦躁、恐慌、悲观、无助。一些经营者在逐步退出行业,一些还期待现有模式下可以有奇迹发生。虽然有些人在尽力寻找出路,但是更多是疲于应付,苟延残喘。编辑会抱怨企业没有大的投入,优秀稿源签不到,就是偶有一些性价比不错的作品,也往往会被大公司大社中途抢走。发行的回款成为很多业者的噩梦,每月按总应收核算的回款率,很难达到10%,很多甚至才5%,并且这一比例还在逐步走低。也就是意味着你的资本投入要一年多的时间才会有一个循环,如此核算到利润里,赔钱是确定无疑了。百万级别的小企业今年已经呈现批量退出出版行业的风潮。很多千万级别的公司也是在苦苦挣扎。大家都在束手无策之中,面对如此困境,中小出版企业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人往往身在其中就很难看清形势,自己在一个固化封闭的思维下无计可施。如果我们能跳出这个圈子,用另一个角度从新审视自身情况,重新找到新的定位,也未尝没有出路,也未尝就不会有新的开始。

  小型企业盘子小,应该更容易转型,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成本最大、资金占用最多的就是发行业务,资本回收周期长,坏账率高,退货多等等,这些目前来看都是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与其不停在把自己最后一点资本投入泥潭,深陷其中,不如彻底放弃。虽然在回收上旧账上会有很多呆死帐目,以及要求欠款打折后清算等情况,但是把所谓的数字账面变为实际的有用资金,虽然损失很大,不过只是数字游戏而已。不舍就不得,把不属于自己的虚假期待收益变为属于自己的实际财富。

  裁撤发行部门,精简行政人员,保留核心业务骨干。以工作室形态出现,以创作稿件、出版中介等经营方式生存。虽然收益低于发行的理论收益率,但是低成本、小资本的运作,还会给企业留有一线生机,还能保留职业上的延续。同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重新整合,行业经验加以总结,比很多新创业的文化工作室,会有诸多优势,再逐步寻找新的机遇和新的利润点。

  中型企业盘子稍大,也不是可以轻易一下就能完全转型的。但是针对自身情况,资源的规模,相应的出路也会有较多选择。

  一方面可以优化发行渠道,裁减不良客户。或者把某些专业领域的渠道转托其他发行公司。表面上看,发行总量在某些方面有所减少,利润率某些方面降低,但是正因为缩小了规模,反而可以腾出经历把现有渠道作细,减少了低效无用的销售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人员成本。提高产品的动销节奏,增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坏账风险。之后再依托图书产品原始平台,衍生多元化经营渠道,例如版权输出,电子版权销售,图书影视剧本改编等。寻求新的利润来源。表面看企业规模有所倒退,但是持续优化,做精作细之后则会有更多的资本运作以及被大公司所收购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可以退出竞争激烈的大众产品领域。去专门做一些较冷门、较专业领域的图书产品线。表面看冷门、专业图书市场较窄。但就因为如此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反而竞争较小。且产品定向为相关消费群体制作。市场风险较小,同质化产品较少,利润空间反而会较大。术有专攻,在某个流域内做出色以后,大企业如果想在这个领域插足,那么收购的成本会远远低于自身开发的成本,也就增加了被收购的机会。如果没有大企业插足,则可以利用相对的平静自身逐步发展,逐步壮大。

  除了以上几个情况外,还有一种就是被招安,被其他大型企业收购,或者成为某个企业资本运作中的一环。在资本化运作的市场下,中小企业对于市场风险的抵抗,对于资源争夺,以及渠道的话语权是无法占据优势的,单纯依靠自身的循序渐进发展,在封闭环境下也许可以,但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很难实现。所以企业做出自我特色后,然后吸引资本,吸引并购也许才是一条最好的出路。以上几个方面只能让企业暂时可以生存,不过是一种过渡,但是不可能解决竞争下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所以资本运作才是最后的出路。

  大型企业如果想开发某个领域,从资本角度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市场孕育过程太过缓慢,收购已经成型的中小企业,不管是从进度上,还是从成本上都是性价比很高的。所以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最后的出路。但是肯定要优胜劣汰,把优质的,有特点的企业收购,很多资深但素质低下、资源不足的企业肯定会被抛弃。

  也许很多经营者,从业者对于被缩减规模,裁撤部门,被收购都会心有不甘,但是市场规律不是我们个人意志可以改变的,与其做鸵鸟苟延残喘。不如迎风面对,给自己重新定位,让企业重新开始。

印联传媒转自慧聪网

关阅读:186期印联培训分享专题

                     柯达破产保护与数码印刷专题

         富士施乐 施乐还是施恶  

               解析印刷出版界的按需印刷解决之道

               德鲁巴2012 配套数字印后技术突飞猛进

               Landa S系列 打开纳米数字印刷潘多拉之盒

               中国将成为惠普打印与PC业务支撑性增长点

               柯尼卡美能达在贵阳举办2012全国经销商大会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