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印刷业预测:时局难有质的突破企业间的整合势在必行

时间:2014-01-23 14:27:00来源:慧聪网

    【印联传媒网讯】中国印刷业,在动荡中走过了2013年。就印刷行业而言,无论是在全球还是中国,投资人都有点惴惴不安,不知在扛过了重压以后,2014年又会怎样,是否还能顶得过去,因为唯有度过寒冷的严冬,才能迎来明媚的春天。有专家预测,2014年印刷业时局难有质的突破企业间的整合势在必行。

 

  这不,在2013年刚入冬的11月,业内就先后发生了两起引发震荡的事件:一是福建千帆企业主的外逃与企业固定资产遭债主哄抢,同期,网上还挂出了一张神秘的“华南危机印企名单”,笔者无意去求证这张名单的准确性,但印企度日艰难是不争的事实,他们或许能历经千辛万苦跋涉出沼泽,又或竭尽全力却依然沉没于泥潭。二是继2011年龙樱网关闭之后,业内又一家电商先锋,涂书网无奈宣布告别,创始人解释称因受母体——纸张销售不景气的牵连,无力继续出资支持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网站发展,这不禁让人感到有些悲壮,勇敢的先驱成了不幸的先烈,但行业要向前走就得有探路者。

  2013:有无奈倒闭的出局企业更有成功转型的标杆企业

  产能大于市场需求是中国印刷业快速发展后带来的一个必然问题,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印刷市场业务的趋淡将这一问题凸显了出来。从多数印刷企业的情况看,2013年做得并不轻松,过得去的企业销售业绩上升但获利与上年持平甚至略有下降,经营不得法的企业自然是亏损,区别在于投资者是扛得起、打算再看一下形势发展还是选择就此息脚。国内现时远比注册成立新企业来得复杂的退出机制,让现存的10.44万家印刷企业中隐藏着部分只是等待收尸的“死魂灵”。

  2013年11月2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摘载了路透社记者詹姆斯·庞雷特发表的文章《一个比大多数国家都富裕的地区将经历中国改革的考验》,文中说:“在广东大朗镇经营一家印刷厂的肖功俊说:‘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工厂都运营到深夜,现在一片漆黑’。”这或许是中国大部分印刷企业的现状,毕竟设备更新了,产能扩张了,与之相反,传统印刷业务的量却因为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海外加工业务量的减少、需要外包装的出口产品的减少,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现有统计数据中的自称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值的印刷业的增速可能包含着很大一块非主营业务收入、重复计算的加工产值与物料买卖收入,这难免会蒙蔽一部分不太做深入思考的人。

  2013年印刷业的困难还在于,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转型升级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依然陷在低工价竞争业务的漩涡里。近几年来,面临巨大变化的印刷企业确实都在思考自己的未来,但真正要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特长的发展方向还需要摸索,需要反复斟酌。

  2013年业内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削减产能的情况实际上已经显现,其中有主动采取措施的,比如出让部分富余的生产设备,转嫁经营风险;或者干脆封存部分设备,减少生产班次、员工加班;也有因为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关闭工厂的,前面所说的福建千帆就是盲目扩张最终走上绝路的典型。

  当然,在困难的2013年业内还是出现了不少通过转型发展取得成功的亮点,他们应该成为其他企业学习的榜样。这些企业或选择跨行发展,既增加了印刷生产的附加值,也拉大了与兄弟企业间的差距,这些企业或与最新科技成果结合,选择走云计算、按需印刷的道路,,通过自觉整合形成规模效应的典型,与其在恶性竞争中步入死亡不如在联合中求得重生。这些典型告诉我们,只有顺势而变的企业才能在逆境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之路,无论何时都是如此。

  此外,还有两点值得所有印刷人关注。有关发展绿色印刷认识上的理性回归反映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而电子书包的发展趋势则必须引起书刊印刷企业的充分重视,其与企业下一步的工作息息相关。

  其一,2013年11月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印刷发行司与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联合召开的绿色印刷推介会上,环保部副司长对印刷产业的环保工作现状讲得较为客观理性,他指出:印刷行业总体上不是污染大户,但也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VOC,主要集中在溶剂型油墨挥发造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挥发量达13.4%。印刷发行司司长王岩镔对下一步推进绿色印刷工作也提出了“要重视工信部关于企业‘自我声明’的建议;要看到收费标准应尽可能与我国印刷业利润水平和认证机构的成本支出相匹配;要研究适当增加认证机构数量、规范认证行为等”较为中肯的意见。相对于二三年前绿色印刷工作刚起步时夸大地认为“我国印刷业前期的发展是靠牺牲环境来获得的”“传统的印刷是高污染行业,印企的发展有着不良的行业形象做背景”“各类印刷职业病也让印刷从业者苦不堪言”(署名@印联传媒的微博)是一种认识上的理性回归。毫无疑问,绿色印刷应该成为我国印刷业发展的方向,毕竟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都在增强,但值得花大力气抓的是材料生产厂商的生产过程与最终产品的绿色环保,是印刷企业在达标以后实际执行中的货真价实。

  其二,同样在11月召开的“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上,上海市教委明确表示:“1500种中小学电子教材正在制作中,2014年4月全部完成。”“到2014年9月,全市的中小学生都可以用上电子课本,不过学生也可以选择使用纸质课本,混合使用将会存在一段时间。”换句话说,当印刷界围绕教科书绿色印刷究竟是使用胶印还是柔印开展争论时,抛弃纸张的电子书正在向我们逼近,以内容印刷为主的印刷企业再不加紧转型行吗?
 

  2014:时局难有质的突破企业间的整合势在必行

  2013年是在重重困难中度过,那2014年的经济状况又会怎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在《全球智库经济观察(2013)》中有这样一段话:“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将长期进入一个下行阶段。这个观点是摩根斯丹利亚洲区主任、现为耶鲁大学的教授斯蒂芬·罗斯提出来的,我个人赞成这个观点。2008~2025年,很可能人类会经历一个极长、将近二十年的下行期,这个就给治理造成了困难。”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与以往大致八年一个周期的经济危机不同,本轮经济危机的周期长达十来个年头,这中间虽会出现起伏,但难有本质上的起色。

  其实,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对2014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格调做了定论,全球经济起伏不定,中国经济中速增长,这就决定了印刷业很难在这一年摆脱困境,何况印刷业本身就面临着电子时代带来市场急剧变化的挑战,因此,必须要有继续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必须继续在转型升级上做文章,主动或被动的企业整合大戏也将不可避免地继续上演。

  投资、内需、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既然2014年全球经济不能走出困境,那就意味着外来印刷加工业务与印刷产品出口这架马车依然难以成为拉动印刷增长的主角。与此同时,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阅读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这必将进一步减少对纸质读物的需求。电子书包或许在2014年还不会对中小学教科书印刷构成威胁,但客观存在的这一发展趋势应该引起至今仍以教科书印刷为主的印刷企业的警惕。

  在出口受阻、投资更为谨慎的背景下,唯有拉动内需才是推动经济向上发展的原动力,但在社会保障没有让老百姓放心之前,期待内需有太大的拉动并不现实。所以当更多的印刷企业向包装转型以后,包装印刷在2014年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此外,十八大以后开展的反腐倡廉组合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对印刷品的扩张需求,简约包装理念的推行对原本过度奢华的包装也会产生影响,从物理角度分析,这是在正作用力下产生的对印刷需求的反作用力。

  整合依旧会是2014年印刷业的趋势是因为既然印刷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那唯有市场这双无形的手进行调节,淘汰掉多余产能才有可能重新求得平衡,才能让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才能让这个行业重新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在2014年伴随着难以承受高成本压力的生产企业的内迁,印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寻找商机或许是个机会。统计数据告诉我们,迄今为止我国印刷业的重心仍在沿海地区,历史版图上的华东六省一市全部进入了全国印刷业的前13强(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分列第2、3、4、5位,福建、安徽、江西分列第7、12、13位),这7个省市2012年的印刷产值之和达4336.13亿元,占当年全国9510.13亿印刷总产值的45.59%,加上处于第一位的广东,这8个省市的印刷总产值达6035.49亿元,占全国印刷总产值的63.46%。因此,伴随着印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向有着市场需求的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还会继续进行。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大胆跳出传统印刷框架,走出一条新路的企业才会是赢家。

  在上海数字印刷行业协会于去年12月下半月召开的“2013数字印刷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研讨会”上,有位业界领袖引用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的一段话来形容现在还显得混沌不清的形势:“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在不确定的大势下,企业的发展前途在于领导者能否恰当把握,或许能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机,抑或被无情淘汰出局。我们祝福所有的印刷人都能拥有好的结果。

 

本文编辑/印联小黑

2.0商品目目录册销售系统
本站声明:本网站除标注来源【印联传媒】之外,其余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编辑部联系电话:0755-8268 2722。
智慧云码
关注印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