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技艺真不愧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今天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对古老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有了全新的认识!”昨天上午,“中国雕版印刷展”正式开展后,厦门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在华侨博物院参观后赞不绝口。据初步统计,开展首日,共吸引600人次参观。
华侨博物院昨天推出的“中国雕版印刷展”,就是从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引进的特别展览。布展人员一早就赶到展厅,进行最后的完善。而前晚刚从扬州赶赴厦门的大师们,也一早到现场,将“家当”一一铺在展台上,昨天的现场演示主要是展示造纸、写样、雕刻刷印与套色。
听到开展的消息后,当地媒体、市民和游客也慕名前来参观。其中,三楼互动区的人气最旺,有不少人则对纸张是怎么“诞生”的很感兴趣,在大师的指导下体验了一番。记者看见,沈树华大师展示的是最近刚刻好的一块雕版版片,他告诉记者,这是受邀为台湾一书商翻刻的元朱墨套印版片,原稿取自台湾故宫博物馆的《金刚经》,已经刻了两年,一共刻了40多块版片。为何选择这一版片?大师表示,因为厦门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所以特意挑选了这一版片。
扬州双博馆负责人袁淮介绍,虽然双博馆的古老版片曾多次到各地展示,雕版印刷大师也经常到国内外现场演示,但是这次“中国雕版印刷展”是首次走出扬州展示其中的重要工序。据悉,他们将“中国雕版印刷展”打造成品牌,厦门是第一站。据袁淮透露,广州、日本等国内外很多地方都与他们商谈“中国雕版印刷展”的相关事宜,他们将继续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据初步统计,昨天参观者达600人之多,随着当地媒体的宣传,预计将会有更多人赶来一饱眼福!